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簡介
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是省政府直屬綜合性農業科研事業單位,1960年建院。下設研究機構有作物、水稻、植保質安、經信、畜牧、水產、土肥、園藝、蠶桑、煙草、農產品加工、農業工程、茶葉、棉花14個專業研究所。承擔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7個科學家崗位、21個綜合試驗站的建設任務,承擔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8個首席專家29個功能實驗室崗位工作。建有小麥、水稻、棉花、油菜、茶樹5個國家育種分中心和農作物生態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、植物新品種DUS測試安徽分中心(阜陽)、農作物品種審定(含抗性)區域試驗站、長江中下游稻作技術創新中心、優勢農作物科技創新中心、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(合肥)等11個農業農村部研究平臺。建有水稻遺傳育種、園藝作物種質創制及生理生態、農作物品質改良、養分循環與資源環境等4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,雜交棉、雜交水稻、油菜育種、畜牧生物等4個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,安徽省稻米及制品檢測中心以及5個院士科研工作站。建有水稻分子育種國際聯合研究中心、中拉果蔬品種選育及安全生產聯合研究中心(合作)、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安徽工作站等國際合作研究平臺,水稻、油菜、病蟲害防控等3個安徽省國際聯合研究中心。另外,已獲批建設國家土壤質量觀測實驗站,畜禽產品安全工程、水產增養殖等2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。建有科技部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,水稻、農產品加工、農業工程等安徽省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,安徽省引才引智基地1個,瘦肉豬、中華鱉、園林、藍莓等安徽省農業引智成果示范推廣基地4個。
全院現有在職人員813人,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57人,博士167人,碩士261人。專業技術人員中,正高123人,副高227人。6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和國家級優秀專家,3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,30人為省級學術帶頭人。1個科研團隊入選農業部“第二批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”,9個科研團隊入選省“115產業創新團隊”。
“十三五”以來,全院共組織實施國家自然基金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各類科技項目1499余項。共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(含合作)94項,其中合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,主持獲得省部級一等獎10項、二等獎19項。審(鑒、認)定農作物新品種(系)220個,獲植物新品種授權117個,專利授權569件,軟件著作權288件。制(修)訂各類技術標準176項,其中國家和行業標準9項;發表各類學術論文1455篇,其中SCI/EI源收錄論文300篇;出版科技著作35部。水稻兩系育種、油菜雜交育種、蔬菜育種、石榴基因組、基因編輯技術等研究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。